1. 简单百科
  2. 诺亚方舟实验室

诺亚方舟实验室

诺亚方舟实验室(The Noah’s Ark Lab)是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位于香港、深圳市、北京等地,成立于2012年,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搜索与推荐、决策与推理、人工智能理论等方面研究,隶属于2012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为王云鹤。

诺亚方舟实验室面积超过700平方米,实验室主任由香港当地大学教授出任,并聘用内地和全球其他地区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工作。实验室由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部门、大规模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部门、社交媒体和移动智能部门、人机交互系统部门以及机器学习理论部门组成。

2013年,耿彦辉加入诺亚方舟遗址实验室后,主导网络大脑项目研发,形成多项技术创新成果。截至2014年11月,诺亚方舟实验室在工程应用层面,其数据挖掘技术将客户需求分析的误差率降低至3%以下。2016年10月27日,诺亚方舟实验室对外发布业界首个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大脑(Network Mind)研究成果。2020年7月,诺亚方舟实验室获得2020年ICRA国际自动驾驶3D目标检测挑战赛冠军。2025年,诺亚方舟实验室进行了人事调整,原主任姚骏已内部转岗,实验室主任一职由王云鹤接任。同年6月,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王云鹤就盘古基础大模型技术解密发表主题演讲。

成立背景

任正非在观看好莱坞大片《2012》之后表示,以后信息爆炸会像数字洪水一样,华为想生存下来必须造方舟,于是就有了诺亚方舟实验室。

发展历程

2012年,华为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了诺亚方舟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学习——数据挖掘研究。2014年4月27日至29日,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杨强博士一行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该学校机器人实验室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详细商讨合作研究方案,并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生做了题为“User Modeling in Social Media and Big 数据”的学术报告。

2016年10月27日,诺亚方舟实验室对外发布业界首个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大脑(Network Mind)研究成果,可自动检测、准确预测网络流量的变化,智能地实现网络流量的自动控制。Network Mind可以帮助运营商及企业解决超大规模网络中复杂业务的差异化自适应控制挑战,实现百万级规模网元管理、毫秒级响应时间控制、业务自动适配优化等目标。2019年4月,诺亚方舟实验室语音语义首席科学家刘群称,智能时代智能设备和数据量激增,人机语音交互需求大增,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会有更多有影响力的前沿研究和技术创新。2020年7月,诺亚方舟实验室获得2020年ICRA国际自动驾驶3D目标检测挑战赛冠军。

2023年底,诺亚方舟实验室和北京大学等机构提出了「盘古 π」网络架构,尝试构建更高效的大模型架构,以解决 Transformer 架构中非线性能力不足问题,显著降低特征塌陷,在该篇论文工作中王云鹤为第一作者。

2024年11月,中山大学、鹏城实验室、达闼机器人有限公司、诺亚方舟实验室的联合研究团队,基于人形机器人XR-1及灵巧手技术,共同推出基元驱动航点感知世界模型PIVOT-R,旨在解决当前机器人在复杂操作任务中的挑战。2025年,诺亚方舟实验室进行了人事调整,原主任姚骏已内部转岗,实验室主任一职由王云鹤接任。同年6月,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王云鹤就盘古基础大模型技术解密发表主题演讲,详细解读华为在AI领域的全栈创新优势。

机构规模

“诺亚方舟实验室”设立在香港科学园,实验室面积超过700平方米,实验室主任由香港当地大学教授出任,并聘用内地和全球其他地区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工作。

诺亚方舟实验室是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位于香港、深圳市、北京、上海市西安市、伦敦、巴黎多伦多蒙特利尔埃德蒙顿等地。

组织架构

部门组成

机构成员

研究领域

实验室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搜索与推荐、决策与推理、人工智能理论。

研究项目

专注于华为全新视觉体验的AI算法设计,包括智能场景识别、显著性检测、图像语义、色彩平衡、图像超分辨率和去噪、OCR、图像搜索、图像字幕等。

相关成果

Network Mind

2015年12月,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开发出业界首个Network Mind原型系统成果。相比传统网络的模板式或启发式优化算法的控制方式,Network Mind可以提升任务完成效率、策略生成效率等关键业务指标50%~500%;大规模光网络路径分析效率提升超过50倍,使得光网络抗故障等典型用例分析时间从原有的超过5小时降低到6分钟。同时,Network Mind在网络状况以及业务模型发生变化时,可以自适应的更新模型,对现有业务的冲击达到最小化。

AI无损压缩领域

AI 压缩,包括 AI 无损压缩,由于强大的 DGM,可以大大提高压缩率,尤其是对于图像、视频等结构化数据。这可能会对未来的数据压缩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外,AI 压缩为深度生成模型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方向。需要进一步关注显式生成模型的设计。扩散模型等新型 DGM 的设计及其与无损压缩的结合是潜在的研究方向。鉴于 AI 压缩的低吞吐量,小型生成模型的设计也是一个潜在的研究方向。从理论上分析 DGM 的泛化能力也很重要。为了更好地适应 OOD 数据压缩,设计(动态)生成模型也是一个潜在的方向。 AI 有损压缩可能是一个更有前途的话题。目前的 AI 模型适用于处理图像、视频等结构化数据的语义信息。因此,保留关键信息的有损压缩可能更适合 AI。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更好的 DGM 进行 AI 压缩,在不丢失关键信息的情况下,大大提高各种任务的压缩率。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语义信息论的研究,包括探索数据压缩的极限,以指导未来人工智能压缩的研究。

盘古大模型5.5

盘古自然语言处理NLP大模型:全新的718B深度思考模型是一个由256个专家组成的MoE大模型,在知识推理、工具调用、数学等领域大幅增强,处于业界第一梯队。盘古大模型基于昇腾云的全栈软硬件训练,标志着基于昇腾可以打造出世界一流大模型。同时,盘古大模型5.5在高效长序列、低幻觉、快慢思考融合、Agent等特性上进行升级,提升用户体验。例如,盘古提出了自适应快慢思考合一的技术,通过构建难度感知的快慢思考数据和两阶段渐进训练,实现模型根据问题难易程度自适应地切换快慢思考,简单问题敏捷回复,复杂问题深度思考,整体模型推理效率提升8倍。盘古深度研究DeepDiver通过长链难题合成、渐进式奖励等关键技术,可以在网页搜索、常识性问答等应用上获得很高的执行效率,如可以在5分钟内完成超过10跳的复杂问答、生成万字以上的专业调研报告等,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其他

2013年,耿彦辉加入诺亚方舟遗址实验室后,主导"网络大脑"项目研发,形成多项技术创新成果。

截至2014年11月,诺亚方舟实验室在工程应用层面,其数据挖掘技术将客户需求分析的误差率降低至3%以下。

机构文化

相关事件

2025年7月,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就大模型“抄袭”传言否认,称模型为昇腾平台自主研发,代码引用合规标注且符合开源协议。该实验室强调两点:一是盘古ProMoE开源模型基于昇腾开发训练,架构和技术有关键创新,非续训其他厂商模型;二是部分基础组件代码参考开源实践,遵循开源许可证要求标注版权,符合开源协作精神。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HUAWEI NOAH'S ARK LAB.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2025-07-09

华为新推人工智能芯片有多厉害?比目前最强的还快一倍!.百家号.2025-07-09

探访华为最神秘部门 “2012实验室”不止藏着诺亚方舟.龙华网.2025-07-09

探访华为最神秘部门 “2012实验室”不止藏着诺亚方舟.深圳新闻网.2025-07-09

华为云发布盘古大模型5.5,宣布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上线,成就行业AI先锋.百家号.2025-07-09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换帅 90后王云鹤接班姚骏.财联社.2025-07-09

背后实力大比拼 探秘七大IT巨头实验室.中关村在线.2025-07-09

中国最神秘的研究基地.环球科技.2025-07-09

Geng Yanhui.career.huawei.2025-07-09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在做什么.东方财富网.2025-07-09

华为发布Network Mind研究成果,实现网络控制的自动化.华为.2025-07-09

华为获今年ICRA国际自动驾驶3D目标检测挑战赛冠军 - 财经 - 新京报网.新京报网.2020-07-17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杨强教授访问我校机器人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网.2025-07-09

自然语言处理:让机器善解人意.华为.2025-07-09

独家|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换帅,90 后王云鹤接班姚骏.百家号.2025-07-09

鹏城实验室、达闼机器人、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等联合研究团队推出基元驱动航点感知世界模型PIVOT-R.百家号.2025-07-09

人物介绍.HUAWEI NOAH'S ARK LAB.2025-07-09

研究领域.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2025-07-09

Introduction to AI lossless compression.noahlab.2025-07-09

华为大模型抄袭阿里事件反转,真相扑朔迷离.新浪财经.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