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落子
龙落子是一种海龙科海马属动物,俗名为三斑海马,学名为Hippocampus trimaculatus Leach,英文名为Three-Spot Seahorse或Longnose seahorse。
形态特征
体侧扁,弯曲,被环状骨板,成体长约10cm,可达17-19cm.体色为淡褐色,因头与躯干成直角,形似马头,故称。尾细长,能卷曲,运动时扇动背鳍作直立游泳。背鳍20-21,体侧背方第1,4,7鳍各具一大黑色圆斑。雄鱼尾部有孵卵事宜囊,受精卵在囊内发育,每尾可产出400-500尾小海马。体形较大,体长10~18厘米;背鲁鳍20~21;臀鳍4;胸鳍17~18。
体环11+40~41。头冠短小,顶端具5个短小突棘。
吻管较短,不及头长的1/2。体节1、4、7、11骨环,尾节1、5、9、13、17骨环,背方接结呈隆起状嵴,背侧方棘亦较其他种类为大。体黄褐色乃至黑褐色,眼上具放射状褐色斑纹,体侧背方第1、4、7节小棘基部各具一大黑斑,是三斑海马与其他种类的明显特征。
分布范围
分布于我国东海与南海、福建省与广东省沿海(包括海南岛)均有出产;此外还分布于东非、新加坡及英国东印度公司群岛的沿海。
物种区别
1)库达海马(H. kuda Bleeker),背鳍16-18,胸鳍15-17,体长可达20cm;
2)刺海马(H. histrix Kaup ),吻长约为眼后头长的2倍,体环上棘很长,体大可达235mm左右;
3)红本海马(H. japonicus Kaup),体形小,一般在10cm之内,顶冠低,深褐色常有不规则横带.
主要价值
海马类是名贵的药材,向有"南方人参"的美誉,主要功能是补肾壮阳,镇痛安神,催产,止痛,强心等作用。
中医学认为海马味甘、咸,性温。归肾经、肝经,功效则包括补肾壮阳,散结消肿。《本草纲目》说孕妇临产时把海马烧末吃了,再手握一只海马,就能顺产。其壮阳的功效的原因则在于“海马雌雄成对,其性温暖,有交感之义”。
在《本草拾遗》中,海马又名水马、虾姑、方头鱼、龙落子鱼。在中国主产于东南沿海,华北沿海地区亦产。一年四季均可捕捉,捕后除去内脏,洗净,晒干。或除去外部灰黑色皮膜及内脏,将尾部盘卷,晒干。早在20多年前已经着手研究。2002成功萃取分离出针对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天然有效成分——卡巴素(kabasu)。
卡巴素(kabasu)是世界上唯一种纯天然绿色海洋类动物荷尔蒙物质,临床证明没有任何副作用。纯天然绿色海洋类动物荷尔蒙物质。
1、性激素样作用:海马的乙醇提取物(“卡巴素”)既能诱发和延长雌性小鼠的动情期,使子宫和卵巢的重量增加,又能使雄鼠前列腺、精囊、提肛肌的重量明显增加,表现为雄激素样作用。
2、抗衰老:海马能增强小鼠耐缺氧性,减少单胺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过氧化脂体在体内的含量。此外,各种海马提取物均有钙通道拮抗剂的作用。通过阻断钙内流,达到保护神经元的功效。
3、抗癌活性,另外海马还有有健身、催产、消痛、强心、散结、消肿、舒筋活络、止咳平喘的功效其价值十分珍贵。
1、抗疲劳。缓解疲劳、增强精力、体力—氨基酸、矿物质锌、牛磺酸等成份能明显对抗疲劳,增强肌肉耐力,抵抗运动性疲劳。
2、增精子量。改善性功能,增强精子数量、活力—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矿物质及其独有的生物活性物质玛咖烯、玛咖胺,能增强勃起功能,提高精子数量和活跃能力。
3、调荷尔蒙。调节内分泌系统,平衡荷尔蒙—生物碱作用于下丘脑和脑垂体,调节肾上腺、胰腺、睾丸等功能,达到平衡荷尔蒙水平。
现状
全球大约有105个国家的海域中有海马,其中有69个国家进行红海马贸易。红海马贸易在亚洲尤甚,仅在2000年,亚洲进行的红海马贸易就达70吨,而此前五年的贸易总量才40吨。世界最大的活海马出口国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巴西。中国是最大的干海马汽车市场。然而,广泛的捕杀使海马数量大为减少,已经处于濒危灭绝的边缘。
一个难养的品种,虽然有很多人喜欢并尝试养好它,但却并不成功。主要的原因是,极难为它供应上食物,由于它的食性以及行为特征,使得在水族箱中,喂食成为最难的一关。你可以喂卤虫给它,但它不能象其它的鱼类一样主动去靠近食物,而是靠水流来获得食物,但矛盾的是我们不会让水质中营养过足,这样就使它缺少足够的营养食物,时间一长终会体衰而亡。但我们还是可以尽量养好它,主要的办法有,喂食中减少水流,在软体造景缸中放养,或停一会蛋白分离器。
水质比重为1.022;水温为26度。